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精选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1姜沅昊,一个来自双军人家庭的十一岁男孩,从“小皇帝”到“军中娃”、从任性到感恩,他用自己的孝心和温情感恩亲人,在浓浓的暖意中完成了美丽的蜕变,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军中的娃儿早当家
姜沅昊的父母都是部队的军人,部队战备值班十分繁忙,即使身处驻地,也经常加班加点,无暇给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方块被、队列训练、听着军号安排作息,长期军队大院的生活造就了小沅昊独立自主的坚强个性和听话懂事的乖巧性格,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学前班开始,小沅昊就能够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和生活,独立完成作业,像一名战士一样精准管理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半点心。学习之余,他从来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和提醒,总是自觉地帮助父母做家务,洗碗、扫地、洗衣服、简单的饭菜,对于已经十一岁的他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插曲,各类家务早已成为生活的常态并乐在其中。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有紧急任务,连续半个多月都是一大早出门晚上十一点才回家,懂事的小沅昊每天都会在做完家务后,边写作业边等爸爸妈妈,有时候累了就趴在桌上睡着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怨言,每一次等到爸爸妈妈都很高兴,还会给妈妈讲笑话、给爸爸按摩腿。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无奈之下,爸爸妈妈把他托付给邻里的李叔叔照顾,执行完任务回来,李叔叔一家都舍不得把小沅昊送回家,原来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小沅昊主动承包了李叔叔家扫地、洗碗等家务,李叔叔没时间的时候还帮着做饭,给家里小弟弟讲故事,本应被照顾的孩子却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曾有老师同学惊讶于他的独立能干,问他“累不累”,他用自己的一篇作文给出了答案:“每当有同学兴高采烈地讲述和父母出去玩的快乐时光,我也很羡慕,也想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够不值班,陪我出去玩玩呢?但是我更知道,我的爸爸妈妈是光荣的解放军军人,他们值班是为了保卫首都、保卫国家,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妈妈说我是军人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名小战士,战士永远只能冲锋在前,为了祖国和人民站岗执勤,不能偷懒,更不能怕苦怕累”。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铮铮的誓言,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孩子对父母最深切的体恤和理解,在上千个独自成长的日日夜夜,他用自己默默的坚持回报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让他的军官父母既愧疚,更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外公外婆的小拐杖
当小沅昊还在襁褓中时,外婆就患了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常年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外公也患有白塞氏综合症,身体虚弱,经常打针输液,只能吃流食。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常常顾不上家,无法照顾老人,从小沅昊记事时起,除了学习,做家务、做饭、陪外公去医院、照顾外婆,成了他每天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做的事。平时,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准时起床,先帮外婆洗漱穿衣,趁妈妈做饭的时候预习下当天的功课,有时候饭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地跑回家替爸爸妈妈照顾外公,外婆,因为他知道父母工作太忙经常不在家,需要他来陪伴老人。
小沅昊的房间挂着一张时间表,是他每个假期铁打不动的时间安排,早晨6点半起床,7点吃早饭,7点20给外婆洗脸,8点帮外婆翻身,之后每隔两个小时都要给外婆翻一次身,还要帮外婆端屎接尿、清洗床单衣物、做全身按摩,别的孩子假期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去游乐场、动物园,他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繁重的劳动,但是他从无怨言。记得有一段时间,外公因为输液过多双手肿的老大,连吃饭喝水都很困难,是小沅昊每天把做好的粥端到他面前,一口一口喂外公,吃完后还帮着洗碗收拾,这一喂就是20多天。有一次,外婆因为吞咽困难,刚好小沅昊准备的饭菜有一点烫,外婆情绪失控,就冲着小沅昊大吼,发起脾气来,小沅昊一边跟外婆道歉,一边用嘴吹着饭菜,哄着外婆把饭吃完。外婆吃完饭,用含糊不清哽咽的声音也向他道歉,小沅昊抱着外婆说:“外婆乖,外婆不哭,我知道外婆不是故意的,有我在,每天都喂外婆吃饭,外婆你要活到一百岁”,说着说着祖孙俩相对无言、泪流不止。
如今,两位老人快70岁了,虽然疾患缠身,但是精神舒畅,邻居说他们有福气,他们说:“都是外孙照顾的好”。由于外公外婆生病,家里每年都要花十多万用于治病,懂事的小沅昊从不与其他同学比吃比穿,其他同学一星期花费100元钱,而他一个月都用不到50元钱,每次爸妈想给他买衣服,他都说:“攒下来给外公外婆看病抓药吧,我的衣服够多的了”。到了五年级,他的学习任务开始变得繁重起来,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回到家给外婆翻身,给两位老人讲自己在学校的趣事,每晚都要挽起袖子给外婆做按摩、洗脸洗脚,看到外公外婆灿烂的笑容,小沅昊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身处部队大院,周围热心的叔叔阿姨们,经常会过来看看他们一家,问问小沅昊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他每次都会婉言谢绝,因为他觉得,叔叔阿姨们家里事也多,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他的帮助已经够多了,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力量做外公外婆的守护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沅昊用稚嫩的小手诠释了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的乐章。
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在廊坊市管道局中学附属小学,小沅昊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学习上,他求知欲强、好学上进,课堂上敢于发问,善于质疑,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保持在年级前三,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校三好学生,小沅昊爱好广泛,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级,今年暑假还报名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九级的考试,动漫六级,国画山水六级,跆拳道红带,在这几年中经常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担当主持,曾多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感恩故事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曾参加20xx年度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大赛廊坊赛区二等奖。沅昊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每年他都会攒下自己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们,有一次,部队组织“蓝天春蕾”活动捐款,爸爸妈妈都捐了款,但是沅昊觉得还不够,他把自己攒了半年多的200元零花钱也交给爸爸,说:“这是我给‘春蕾工程’的一点小心意,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们能够上学”,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就是小沅昊最大的快乐。
获取爱,只有一个人的快乐,付出爱,却会让更多人得到幸福,小沅昊用自己的坚强、独立乐观和爱心描绘出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平凡的小男孩,把感动化为行动,用爱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孝顺之歌。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2年幼时,她的家庭突遇变故,生活从零开始,与母亲 ……此处隐藏8486个字……中学20xx级4班学生。家中有爷爷,爸爸和他三人,母亲在他5岁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爷爷现年71岁,患高血压,在几年前的意外中,身体受重伤还有些残疾,不能正常行动。爸爸因长年劳作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但为了一家生计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孝心故事】
(一)在家勤快懂事,为家分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母亲去世的早,他从小就知道爸爸爷爷的身体不好,家境贫困很懂事,上小学时,他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做饭、洗衣服、喂鸡、喂猪等等。上中学以后,由于离学校很远,是住校生,回家的机会少了,他只能在节假日帮助家里分担家务,由于他家住的地方离公路很远,每周放学回去时,通常下车后他还要步行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回到家,放下书包他就背着背篓上山打猪草,背柴,回来之后还要自己亲自去做饭,尽管做的饭菜味道不怎么好,但能让爷爷吃到热的饭菜他心里很欣慰。每次放假在家,他劈柴、做饭、打猪草、放牛等等总是忙个不停。除了帮爷爷做家务事外,还要帮爷爷下地干活,挖地、播种、除草、挖土豆、收包谷等等,他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为爷爷残疾,父亲常年在外,所以挖、背、挑等重活就只有靠他做了。
(二)在学校勤奋好学,品学兼优
他深知家境贫寒,读书不易,于是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初中两年中,他将华罗庚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虽然没有多少天资上的优势,但他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以勤补拙。刚进入中学时,他不怎么适应初中的生活,成绩一直起伏不定,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勤学苦练,不断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努力,成绩终于稳定下来。现在学起来比较轻松了,上课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还经常主动找老师讲解难题。从进校到现在,一直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经常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还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有班级荣誉感,为班级争光,为老师添彩,做老师的小助手,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
(三)尊敬长辈,孝敬感人
由于爷爷残疾,行动不便,他非常疼爱爷爷,,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爷爷。晚上,帮爷爷擦身、洗脚,吃饭时帮爷爷盛饭奉菜,他总是将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为爷爷买吃的。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回家,爷爷在努力行走,看到孙子回来,想上前,但是由于脚有残疾,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晕倒了,不省人事,这把他吓坏了,可当时,周围没有人,没办法求救。本想打电话给村医生,可医生去很远的地方出诊了,没办法赶回来施救。在万般无奈之下,他急中生智,背起爷爷,踉踉跄跄的向山下走去,用了五六个小时,才将爷爷送到医院救治,由于他及时将爷爷送到医院救治,危难时刻挽救了爷爷的生命。
他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个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干部;在社会他是个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爱公益活动的好少年。经学校研究决定,推荐该生为“广元市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14姓名:周剑
性别:男
所属地区:四川渠县
简介:今年16岁的周剑家住四川渠县,从小身患残疾,但他一直坚持着学走路,学文化。他说:“只要自己自强不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孝心故事】
小周剑3岁时患了脑瘫,渐渐地右手和右脚也开始变形,本来都已经满地乱跑的周剑,却只能整天躺在床上。
周剑妈妈 曾金萍:我心里也很难受,后来,我就跟他说,儿子,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妈妈也很爱你。
可小周剑渐渐地躺不下去了,他不想就这样成为大家的负担。6岁开始,小周剑吵着要重新学习走路。
周剑: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好掌握平衡,尤其是这两只脚,走路的时候光这样绞到一起。
记者:那你摔倒过吗?
周剑:成天摔,可以说是走一步摔一下,那个时候,身上到处是伤,没有一块好的皮肤。迈上一步就摔上一跤,爬起来接着走,再接着摔。
记者:怎么没想到去扶他一下呢?
曾金萍:想到去扶他呀,他不让我们去扶。
经过一年多的苦练,周剑终于可以借助棍子走路了。可接下来,周剑就想着要进学校,可自己家距离学校有三公里多的路,爸爸妈妈平时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上学的一段路成了不小的难题。可周剑不怕,他相信自己每天都能走到学校。
就这样,他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两年。可就在周剑要上三年级时,病魔又找了上来,他的手脚经常突然出现严重痉挛,不要说上学了,就连正常生活也无法进行。
为了不苦一辈子,现在,周剑每周末都坚持到县里的电子商务中心去学习电脑美工知识,他打算今后自己在县城里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
周剑:学好之后,我要去报答爸妈,要报答爷爷奶奶,还要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要自食其力,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我觉得自强自立,对我来说,应该就是最大的孝。
周剑:那个时候啥子都没有去想,只想到这样能把这个病治好,只要能把这个病治好,再痛再难我都能坚持下去。
三年艰难地治疗,周剑的病情终于渐渐地稳定了。这时,他向爸爸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给自己买部手机。有了手机,周剑就有了自己的课堂。
周剑:我在家里面学的时候,会遇到不懂的字呀、或者是不懂的词呀,我一般是用手机百度或者是查字典。
他用八个月时间在手机上,完成了其他孩子四年的学业。“手机男孩儿”也从村里传开了。今年周剑参加了小升初的考试,所有成绩都在90分以上。?
周剑:一定要自食其力,我要用知识来撑起明天,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怕吃苦,因为怕吃苦的人会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只会苦一阵子。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15姓名:游柘楠
性别:女
年龄:10岁
地区:湖南
在湖南长沙雨花区新星社区的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屋里住着,游柘楠、游柘湘、游茂源三姐弟,弟弟出生时手臂神经断裂为了治病花光了游家的全部积蓄,他们的妈妈又在三年前去世,为了养家爸爸经常起早贪黑在外打工。
今年十岁的游柘楠是大姐,虽然楠楠已经十岁了,但和同龄人比起来,要矮很多。每天早上6点,7岁的妹妹都会和她一起在社区里卖报纸。楠楠说如果运气好,一早上可以卖出30多份报纸,能有15元的收入。
自从妈妈去世后,楠楠就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楠楠说妈妈刚走的时候,小弟和妹妹经常会睡觉的时候起来哭着找妈妈,那时候她也哭,三个人一起哭到天亮。但是现在的楠楠已经很少哭了,更多的是同龄人少有的坚强。现在楠楠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在身边。楠楠的爸爸在外面打零工,虽然身有残疾但为了养家再累再苦的活都会接。楠楠心疼爸爸,便把情况反应给社区。最终社区帮助爸爸楠楠家附近开一家店,这样既能照顾三个孩子又能有稳定的收入。只有十岁的楠楠照顾着弟弟妹妹,帮助爸爸创业。在生活上楠楠没有任何更高的要求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