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集体先进事迹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院集体先进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集体先进事迹1三月,一个诗一样明媚的春日,我们来到环境优美的秦市第一医院,对该院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挥起改革的利斧
市第一医院现年门诊量45万次,年住院量1、5万多人次,年手术量5000多人次。
改革前人满为患的各种闲员,人浮于事;人心散、制度乱;设备老化,收入下降。
面对“废墟苍凉,山雨欲来”,新班子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事在人为,路在人走,历史的前进就如同在荒漠上开拓一条道路,它是同灵魂的探险相伴相随的。
医院的积难如此之多,已到了非动大手术不可的地步了。而这场没有麻醉剂的大手术必定给一院人带来震惊和痛苦,每一刀下去,都将牵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马无鞭不驰骋,人无压力不奋发。面临困境,唯有改革,才有出路。经过周密的思考,医院领导班子首先挥动的第一刀就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鲁迅说:“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有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医院班子,雷厉风行地干起来,宛如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在改革上是有勇有谋。制定了详细的改革方案,分步实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改革领导选拔体制。古“兵经”《孙子兵法》有“擒贼擒王”之说,言取胜之道,首在夺其魁以解其体。振兴卫生事业,当在强化领导班子。医院领导深知,一个单位搞好搞坏,关键在于领导,选中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救活一个单位。他们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大力整顿科室班子:不论资、不排辈,不分远近,量才而用,院里的领导犹如古之伯乐,从人山人海中发掘“千里马”,思想、作风、技能、才干┄┄一个个特写镜头在他们脑海里闪回。年初,对全院各科室逐人考察考核,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对没有经营管理能力、事业心不强、致使科室业务萧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处室主任予以撤职,彻底打破“铁岗位”、“铁交椅”,让那些党性强、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
实践证明,新科室主任上任后,由于领导有方,经营得法,措施得力,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改革用工制度。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实施全员聘任制。科学定员、定编、定岗。建立公平、平等、择优、竞争、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在用工制度改革上,每前进一步,杂草丛生,困难重重。由于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有限,稍有不慎,改革就会夭折。这正如周恩来所说的:“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支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院领导坚信,路在人走,事在人为,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坚定的走下去。清理计划外的小工子,使很多人丢了饭碗。有的暴跳如雷,有的软硬兼施,有领导的条子,有战友的求情,他们就认准一个理,为了卫生事业,天王老子也不行!
改革财务制度。实行全成本核算和效益工资。对门诊科室试行院内效益工资,把职工业绩、综合目标管理、成本消耗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兑现效益工资。对医院的其它科室实行全成本核算,对成本、经济及其它指标全部公开,劳务费分配更加切合实际,公平体现职工劳动价值。同时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实行药品招标采购。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开始,他们结合实际,实行了以“统一计划、统一招标、统一价格,分别付货,分头结算”(简称“三统两分”法)为主要内容的药品联合集中招标。共进行了2次、招标品种达到100多个,经对2次集中招标中标药品的测算比较,招后的药品价格在原折扣的基础上比招标前下降了16.5,为患者让利100多万元,达到了预期目的。
知识创新科技兴院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第一医院内涵建设风雨兼程,“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终于取得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一院卫生史上重重的一笔。
市第一医院是秦市最大的融医疗、急救、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专业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专家12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5名,6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名为省、市各专业学科带头人,35名中青年骨干被确定为省、市151跨世纪人才。年门诊量45万人次,出院患者1.5万人次,开展大中手术5000余例。
几年来新建了病房大楼、医技楼和急救中心,重新装修改造了门诊楼,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就医环境。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美国ge核磁共振仪、德国西门子c型臂数字减影仪、美国ge螺旋ct、日本岛津1000ma遥控胃肠光机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10余台套。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已成熟开展显微手术、腔镜医学、介入性诊疗、各种大型复杂手术及急危重症的抢救,一大批技术项目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近两年医院开展新技术、上新项目80余项。心内科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等六项新技术;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肾内科开展了药物及毒物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及中药口服加灌肠治慢性肾衰非透析病人;呼吸内科肺活检和气道反应性测定,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旁淋巴结活检;消化内科电子内窥镜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硬化治疗;神经内科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妇产科宫颈筋膜间隙内全子宫切除术;耳鼻喉科喉癌3/4喉切除保声手术,鼻内窥镜下行蝶窦骨化纤维瘤切除术等;眼科全角膜移植术;口腔科综合治疗口腔粘膜病;普外科开展了腹腔镜等各种腔镜治疗术;神本经外科广泛开展了显微镜下各种手术,其中完成了高难度的听神经瘤全切保留面神经手术;心外科开展了冠脉搭桥术及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胸外科三切口甘毕氏吻合术及胸腔镜治疗肺大泡;骨科颈椎病椎管成形术及全髋置换术;手外科断肢、指再植术;泌尿外科阻断血流低温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及腹腔镜治疗肾囊肿、肾上腺肿瘤;麻醉科开设了疼痛门诊;儿科成立了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小儿心血管专科门诊;老年病科中、老年高血糖人群与血压血脂关系的研究调查;核磁室脑血栓超早期诊断,磁共振门脉、下肢血管造影及小肝癌的早期诊断;ct室成功开展了螺旋ct三维成像及仿真内窥镜检查;放射科广泛开展了介入诊治技术;b超室开展了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同位素科应用放射性敷贴治疗皮肤病。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与应用填补了我市的空白,其中二项技术获省科技术三等奖,29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
春风化雨服务情 ……此处隐藏8440个字……在廊坊市第三医院经过穿脱隔离衣、安全防护培训后,他便迅速来到了工作岗位,当看到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时,他的心扑腾一下,瞬间便沉重了,“说不害怕那是假话,但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看到病魔对病人的折磨,我就觉的病魔在向我叫嚣、在折磨我,像一根绳索一样拉着我必须冲到前面去。”xx说。每当看到病人痛苦的呻吟,他都不知道如何去安慰病人,在留观隔离区,医护人员普遍反映:病人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对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和忧虑,而是发热病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患者韩某,其本人及家属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导致肺部x光片进展快,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xx考虑到自己和病人是老乡,他向医疗组申请去做韩某的心理辅导,在和其他医务人员商讨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后,他便走进了这位心理趋近于崩溃的病人。xx首先告诉他一些最新的抗“疫”好消息,告诉他这个病是自限性疾病,可以通过自己的抵抗力慢慢恢复,并不可怕。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要积极锻炼,并引导他适当的在室内活动,鼓励其多吃饭多喝水,最大限度地缓解病人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同时xx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送饭送水到床旁、买各种杂志给患者看,经过一天的努力,韩某的心情放松不少,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幸运的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且逐渐好转,目前3次核酸检测阴性已经出院。
xx在工作中总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危险的事”,他觉得那样其他人就安全了,这并不是邀功求赏,只是感觉“我年轻、抵抗力强,必须第一个冲在前面”。xx经常穿着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着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着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期间不能上卫生间、不能喝水,甚至不能擦擦汗。虽然冬季寒冷,但xx工作起来总是被厚厚的防护具闷得汗流夹背,被口罩勒出层层痕迹。工作确实辛苦,但当他看到一个个患者陆续出院时,心里又莫名其妙的轻松,“这可能就是一名医生最真实的心里吧”xx想。
每当回到宿舍拿出手机看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多时,他的心里总感觉惴惴不安。“真恨不得自己有超能力,24小时不休息,一下子治好所有人”他说。经过这次与疫情面对面的抗战,xx说:“我不渴望大富大贵,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xx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同样的,他也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医务人员甘于奉献,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筑起抗击疫情的层层防线,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医院集体先进事迹7XX年的春节因X而变得与往年大有不同,也因为有那么一群人的努力让大家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倍感温暖。人们称之为“白衣战士”,因为在X肆虐时,他们选择坚守,选择逆行,像战士一样奋战在X防控的最前线。
“您好,请先量一下体温。”“请问您近期有没有去过武汉?现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这是发热门诊护士X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厚重的防护服、护目镜、防护口罩,是她每天专用的防X盔甲。X月X日,因X需要她主动申请由烧伤科病房调入发热门诊,整整将近X天。
每天工作完毕,回到医院为一线员工准备的休息处,掏出手机与远在福建的爱人、孩子视频电话是她一天里最放松的时候。他们心疼她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的深深红印,心疼她因长时间戴手套而长满疹子的双手,却不知道她X小时不吃不喝,就为节约一套防护服。一起搭班的同事戏言,如果插根胃管,再搭配一片尿不湿,那就完美了。
烧伤科病房相较于其他科室,患者以危急重症为多,春节期间尤甚,而突如其来的X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家惶恐不安,谈“X”色变。面对此情况,以X主任为首的烧伤科全员纷纷请缨:X教授坚持每日查房;X副教授参与病房值班;主管护师X主动放弃休假,申请留任;怀孕X周的准妈妈X,依然坚守岗位;选择支援儿科门急诊的X,瘦瘦小小,自己看起来还像个孩子;X报名防X志愿者,努力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病房工作部署、新冠知识培训、探陪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把控......事无巨细,有序进行,逐一开展。医务人员的努力安抚了住院患者的恐慌情绪,让他们安心接受治疗。“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是患者对烧伤科全员的最大的鼓励。
身处这一战场,或许他(她)会害怕,害怕病毒的猖獗,害怕病患的不理解;也会愧疚,愧疚因工作需要远离幼儿,疏于照顾,愧疚不能服伺于父母床前。然而职责所在,一旦需要,必定全力以赴,义无反顾。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些人,都只是“厚德精医,止于至善”的三院人中的普通一员,是千千万万“白衣战士”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可能担不上侠士之名,但他们有情有义,心系病患。在X到来时,忠贞职守,用他们瘦弱的肩膀为人民撑起一道坚强的防护罩。
致敬所有的坚守,感谢所有的留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我们顽强抵抗、绝不服输的中国精神的最好体现,我们的努力必将取得胜利。加油!
医院集体先进事迹8急诊部护理组是一支由4个科室组成的护理队伍,共有护理人员68人,平均年龄28岁,开放床位86张,年接诊量5万人次,抢救万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7%以上。
实施高水准急诊抢救,让生命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多年来,急诊护理组与医生配合默契,在无数次抢救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确保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在急诊护理组,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在温情服务中展示文明岗风采。急诊护理组以倡导文明服务为核心,把“优质服务迎奥运,急救绿色保畅通”作为岗位品牌,向人们展示了新一代“白衣天使”文明礼貌,和谐友善,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形成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树立了“团结、务实、创新、奋进”的行业形象。
实施科学正规管理,使急诊护理在健康规范的轨道运行。岗位带头人修红注重抓细节、流程、环节管理,培养一专多能的急救护理人才,把团结、进取、发挥专长、重视急诊护理人员专科职业素质培养的科学管理理念引入急诊护理的全过程,使急诊护理质量在高效能管理中不断提升。
追踪前沿领域探索创新,以更高的追求岗位建功。科室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素质达标活动,先后两次在大科范围内举行了以“天使在身边”为主题活动的护理技能比赛,提高了护理质量,积极开展“两好一满意”、创建“示范病房”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使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急诊部护理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省“三八红旗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青岛市“巾帼文明岗”、青岛大学“巾帼文明岗”、医院“护理质量优胜护理单元”和“温馨病房”等荣誉称号,18人先后荣获省级“岗位能手”、省“十佳护士”、青岛市“优秀护士”、青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医院“十佳护士”、医院“岗位技术能手”、医院“服务明星”及医院“优秀护士长”等荣誉称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