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的发言稿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发言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发言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工作的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工作的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高二数学科组的孙xx。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天能在这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我感到十分荣幸,也觉得非常紧张。我深知,由于自身能力、经验和认识所限,这些感想和体会可能会很肤浅,甚至幼稚,还希望老师们能够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给予指导与帮助。
首先,我想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在教学中,备课可以说是我最“费劲”的一个环节。都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可是,由于我肚子里的墨水还不够,所以备课时常常要参阅大量资料、撰写详案;在听完其他教师的课之后,再对自己的教案作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通常针对一节课,我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去准备。平时时间紧,我便会利用寒暑假,把下学期的课备好——提前备课,让我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能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我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中更加从容地面对教育教学工作。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知识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用怎样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也更愿意去学。后者,是我现在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比如,哪个地方需要我讲,哪个地方需要同学讨论交流……只有自己条理清晰了,准备充分了,上课才有底气,才能灵活地处理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一些问题。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起初,我是一个不会表扬孩子的老师,学生很难从我口中听到一些称赞之词,但慢慢地,我发现:孩子真的就只是个孩子呀,他们渴望表扬和赞美,一句好话,可以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听完一整节课。慢慢地,我也在调试、转变着我的风格。
我想,教学工作是由很多环节构成的,教师要做到脚踏实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复习考试等环节抓实、抓到位。总之,要做好教学工作真的不容易。为了让我的梦更纯粹,我会拼尽全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想谈谈在教育工作中我遇到的一些故事:
走上工作岗位快两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亦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曾经哭过、笑过、茫然过、气馁过、放弃过、失败过,但也幸福过。我从起初认可“警察型”教师,到现在更倾向于“心灵开锁型”教师,可谓是经历过了一些事情,并且是那种会在我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事情。面对教育问题时,我常常和自己说:“能与这样的一帮同事一起共事,你知道你有多幸运吗?”同事们经常帮我解答问题,办公室里的谢老师就曾建议过我要写些什么,把我遇到的这些、那些都写一写——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追求什么,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成长。今天,我就把曾记下的教育故事分享给大家:
1、在第一次拿到9班学生的名单时,一位孩子的名字迅速映入眼帘,由于之前教过她,对她的情况也算略知一二,所以不难预料自己今后的一段时光注定不简单。果真,结果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一些,如果可以拍成电视剧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是八点档的剧情了。直至今天,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放大学生的优点,这个世界不缺乏美,而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些话我们经常听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容易——诲人不难,不倦却难,静待花开真的需要耐心,刚工作的我,血气方刚,性格急躁,缺乏对待学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慢慢地,我告诉自己,做一枚“创可贴”,具有包容精神,注意与学生的理解与沟通。事实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不良行为习惯,绝不能与品质恶劣等同,而应该视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定损伤,那么,做一枚创可贴,包容那些伤口,让伤口慢慢愈合吧。
再比如一件非常小但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学生来请教问题。我想,每位老师都会有那种抓心的纠结与困惑吧:怎么就能不会呢?都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会错呢?但我发现,千万不能因题目太简单或是讲了多遍后学生还是不懂,便有情绪上的不满或是言语上的刺激行为,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曾听莫言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可能接近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得知班级有三名孩子以我为目标、立志要当教师,更有一名孩子说想做一名数学教师时,我先是倍感高兴,后则感到压力与责任重大——原来,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件事而被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我相信,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一个瑰丽的光环,当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光环发光的时候,我想,也许真的就会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吧。曾经,有位学生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想想自己会成为这么多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会不会很幸福呀?”我想,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3、最后,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和学生每天打交道,和家长也是要不断地沟通。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家长,从起初的完全不配合,甚至对我深表怀疑,到后来态度180°反转、各种夸奖表扬,这让我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历练为人师表的气质、气度与大格局。从那件事情以后,我更加注意如何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毕竟,我们在共同完成着教育孩子这件大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悟,对于教育教学,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年轻是我的优势,也是我的缺点,因为年轻,我拥有希望,因为年轻,我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时间、空间上的不断积累。这个过程,我们须要认真地去对待,季羡林先生说过:“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学会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让梦更纯粹一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教育工作的发言稿2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发言,感到非常荣幸。身为教师,教书育人,教出成绩是我们的职责,而我们也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却受到了表彰和奖励,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借此机会,我想说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对于尚未完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小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方面要十分注意方式方法,通过采取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识记和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把重点放以下几点上:
首先,在教学中,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决定的,我会让我的学生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具体 ……此处隐藏25880个字……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xx的支教老师xxx,今天能在这与大家共同探讨“提升小学六年级质量的问题”,我身感荣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大好消息传来,大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常规六月份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面对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我们怎么样利用好这段时间,让我们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老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真抓实干。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怎么带路,学生就怎么走。有一篇文章在报道衡水中学学生一天生活的文章写道:5:40起床,5:50等待晨跑,但孩子们已经在开始争分夺秒的背诵了,5:55晨跑,6:05晨读开始,6:35早餐时间,7:05开始早自习,每天学校电子屏上都会出现距高考倒计时还有几天,12点下课时学生们是跑着冲向食堂,他们吃饭时速度很快,很少有人闲聊,每个人都是专心吃饭,之后再跑步回宿舍,12:45—13:45是午休时间,他们整个过程都是快节奏、秩序井然的完成,校园里随处可看到“要成功先发疯”,“成功在久不在速”等激励性语言,他们的学习直到22:00下自习,22:10熄灯后才结束,甚至有的孩子还要熬夜苦战,每个孩子每天都有高密度的学习安排,三年下来每人基本都要完成上万张试卷,据说一个学生成堆的考卷串起来可以环绕地球三圈,每年北大、清华有100多的学生是来自于衡水中学。由此可见,好的成绩是由学校、老师的重视和严密的管理开始的。
第二、加强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学习态度、学习目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应站的位置,使学生奋发图强,配合老师刻苦学习。常言道:“一个鸡蛋从外打破只是一盘菜,从内打破就是一个生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努力,比我们强迫他们努力更有效。还记得我女儿小的时侯学钢琴时,老师规定还课好的小朋友可以奖励小贴画,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每天练琴都很认真,有一天她从晚上7点弹到9点多还没停,平时是弹一个小时就结束的,我心疼地问:“宝贝,小屁屁疼吗?”她说:“疼,但我要忍着,我弹得好老师才给我小贴画。”当时她只有5岁,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坚持练琴长达2个多小时,我认为这就是思想教育的结果。
第三、精细化管理,抓课堂。老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读什么,怎样读,要达到什么效果,该背诵、默写的要利用早读时间进行落实和检测。不要让学生无目的、自由散漫的地读,那样只会白费时间。每一节课老师都要做好精心地准备,有目标、有计划地教学。备课时要备考点,备教材,备学生;课堂上精讲精练,控制好讲练的时间并及时反馈和纠正,最好不要让错误“过夜”,让当天的错误当天纠正;对于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该抓紧时间辅导,不要让学生掉队,这样平均分也就上去了。当然辅优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我们四(1)班上学期期末考语文的平均分是80.7,最高分匡山小学是84.23,第二名清远小学是82.42,平均分感觉相差不是很大,但高分学生却与人家相距甚远,我们的最高分只到90,而匡山、清远的最高分是98分,而且90-98之间的学生也不少,可见我们辅优的力度还是不够的。
第四、抓常规,向常规管理要质量。树立“常规加落实等于奇迹”的意识。例如:要求学生看书并写读书笔记或日记的习惯,要求以后一定要落实,一定要坚持。长此以往,要是哪一天不看书或不动手写写自己的感受,他们会很不自在。这一点,我觉得民族小学做得比较好。记得我们上门送教时,2点我们到学校准备2:30的课时,我们看到学生们静悄悄地在教室里看书,从他们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神情,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养成安静看书的习惯,并从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再如:每天起床后,各自要整理好自己的内务,接着马上要有人监督检查,不合格就重新整理,而且要规定时间,每天反复完成这些工作,要是哪一天看到被子没放好或床单没拉平,他们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当然毛燥、潦草的作业也会受生活习惯的影响而有所改进。
第五、抓检测和反思。每上完一课就要及时完成同步练习,巩固本课书的重难点;上完一个单元,就要及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不让学生的问题超过单元。对于具有全班性的问题,要进行专项的补救训练。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单独辅导或监督改正落到实处,需要家长配合的,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共同完成。我觉得来土小一学期后发现我们老师的资料和学生的练习太少了。在匡山小学时,除完成学校发的同步练习和黄卷子以外,每一个单元还有本校老师自己命题的大、小卷各一张,期末还有各块专项训练,甚至还会买一本统一的复习资料,总之,知识点是靠不断反复强化练习才得以巩固牢记的,当然老师还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为什么会丢分,之后该怎么补救。
第六、抓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老师间的合作精神。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重点抓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复习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整理错题本很重要,每次学生出错之后虽然老师及时讲解订正,但下一次学生照样还会错,要是有了错题本,收集所有的易错知识点,不断强化记忆,纠错的效果会大大提高。老师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间的团结很重要,因为一个班的教学成绩不是一科就能行的,老师之间的单打独斗,只会影响到整个班的发展,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一个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老师要团结协作,互相商量教学辅导时间和共同商讨每一个学生三科齐头并进的办法。
第七、抓书写。现在的考卷越来越重视书写的检测,例如1-6年级的考卷通常第一题都是把字、词、句,正确规范、漂亮地写到田字格中,分值通常是2-4分,最后一题作文分通常是40分,书写卷面漂亮的无形中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要是文章再审题标准、结构完整,描写具体的话,肯定会得高分,我相信任何一个阅卷老师都不会喜欢字迹潦草,书写脏乱差的学生。
在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现在,大多学生阅读理解题是最容易丢分的,我认为在完成阅读理解练习时,大家可以教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就是先看材料后的问题,再有目的性地去读,通常百分之95的答案都是隐藏在所给材料中。只要把文章读懂,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近反义词、古诗、小古文和必背课文等都要加强记忆。我们在匡山小学时要求好学生,一张卷子中的基础知识是不允许出错的,那就意味着死的知识点是要下功夫强记的。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等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就是这个道理了。
今天我就分享到这,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帮我指正,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