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发言稿

时间:2024-10-29 15:12:11
阅读教学发言稿

阅读教学发言稿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你写发言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教学发言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教学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溢校园,师生共成长》。

20xx年,我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踏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们身上那种独有的气质!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你们的奉献,让我感受到了教育者的伟大;你们的敬业,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与此同时,我更有一种压力。我常常思考:我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不尽辛劳至死;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人。“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刚来学校不久,一次评课李校长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成为一名教学名师,一定要三多,多看书、多思考、多钻研。获得成长的途径只有不断学习,多去汲取书籍的营养,这样才能迅速成长。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砺;可以借鉴优秀老师的经验

和方法。学习的方式,更不能忽略读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让我渐渐体会到了为师之道,带给我成长的喜悦!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贯的激情,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要教好书,就要善于思考。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书是无垠的大海,它的浩瀚永远映衬着我的渺小;书是智慧的使者,它的厚重永远警醒着我的单薄。书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引领我告别了初为人师的青涩,走向教育的成熟;书充盈着教师的生命,激励着我不断地开拓创新。

读书就是在理想的天地里播种着希望,放飞着梦想。老师们,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吧!让读书成为一种生命的需求吧!让迷人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吧!因为最是书香能致远,师生成长谱新篇!

阅读教学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长与书相伴》。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渴似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

简单明了的一句话,道出了为师者的要义。教师要多读书,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更要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初次执教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感读书的重要。

回首往日,初次接触小学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不知道该怎麽管理学生,怎么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怎么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作为语文老师,该怎麽从事教学,怎么让自己的知识用孩子的可以接受的方式传给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有多高,在课堂中我该注意些什麽,我通通不清楚,那时候,我被困在原地,找不到一丝头绪。以前所设想的一切,都被真实的现实替代,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我迷失了方向。

没有书,成长的道路上就没有阳光,在我陷入黑暗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它真诚的告诉我:“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在它的引导下,我开始了广泛的阅读,从这些书中,我获得了从教的勇气和教育教学的可用之法。

《从陶渊明到苏轼》告诉我人生在世应当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旷达态度;“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你就是金子”,《庄子大智慧全集》为我树立了工作的信心;每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不要逃避挫折,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探索,《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抚慰了我急于求成的心。

怎样更好的管理班级呢?我仍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魏书生教案教学实例选》推心置腹的对我说:“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一员,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优秀班主任八项修炼》以真实案例的劝勉我:“对孩子要以鼓励为主,即使在批评中,也要对孩子充满期待”。《陶行知教育名篇》真诚传授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诗人臧克家如是说。于是,在《名师的备课经验》(小学语文卷)、《漫谈小学语文备课》、《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等书里,特级教师于永正、盛新凤、闫学、王崧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为我拨开迷雾,引我前行。

在书里,于永正老师和我交流了他的“艺术人生”,他对做教师的女儿的二十条贴心建议让我获益良多。王崧舟老师给我展示了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告诫我“在教学中要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为目的,让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以有趣的、新颖的形式贯穿课堂”“要注意掌控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要用孩子们的生活语言引导孩子们掌握知识”。

曾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这些书,就是知识的宝库,它以真挚的口吻指导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成长,树立我前行的信心,它以轻柔的话语,温暖我踽踽独行的背影,让我在困境之中不断获得辅助。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从智者的言行举止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无穷的哲理;可以使我们从成功者奋斗的文字里学会坚持不懈和勇于攀登;可以让我们探寻先贤的足迹,学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质;可以使我们与名家对话,感受到教学的无限魅力;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的更广阔,走的更远。

教育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成长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的教学经历时时提醒我:道行之而成,长路漫漫,布满艰辛,唯有与书相伴,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成长。

阅读教学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因读书而精彩》。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曾经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是啊,书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颜色的天空,书的广袤是任何传媒途径也 ……此处隐藏4556个字……老师李鸣晓,非常荣幸能代表此次阅读教学论坛高中组做主题汇报。下面,我将从现状、困惑、尝试、建议与规划五个方面反馈我们小组的讨论心得。

此次相聚在一起的高中语文老师,来自浙江及安徽的各地市,学校几乎涵盖各类型,从省示范至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等齐聚一堂。在交流后,我们普遍达成当下语文教学现状的共识:一是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巨大,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在冲击高考分数的模板式教学下很难得到体现,语文教师心急如焚却无力回天。二是基于学科特点,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很难拉开差距,各类学校中均有语文是“后妈生的”的感觉。有好事人为高中各学科排位:数学第一,理综文综第二,英语第三,语文最末。而在此情况下,学校的行政偏向性,班主任的重视程度都让语文学科走入不起眼的脚落,漠漠心伤。

我们全组老师讨论时无可奈何却又想力挽狂澜,是以在交流中形成诸多困惑点,特向杨老师及北大语文研究所提出:①从学校高考升学率角度考虑,如何在不影响整体成绩的情况下,让语文科目受到重视?②从日常教学角度思考,阅读欣赏与试卷训练所获成绩不成比例,高考能否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从评价机制上改变这种现状?③从教师成长角度考虑,如何练好语文教师内功,且能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得以彰显?④从学生发展角度思考,学生读书兴趣如何引导?如何让高中学生在短期时间内感受到实效?

此次为语文阅读教学论坛,单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小组又有以下困惑:①教材与配套读本如何协调处理?②阅读教学单独的评价体系怎么建立?③阅读教学实践的优秀范例又在哪儿?

我们的困惑太多,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实在太多。其实,我们都曾努力尝试过。在小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浙江省的学校阅读课已开展多年,且已形成一定体系;安徽的合肥一六八中学等已将阅读课纳入高一范围。以我所在的宁国中学高中部为例,我们学校在09年分层教学后,14年借鉴江浙模式,开始将阅读课纳入高一及高三必修课程,并开设了二十五门选修课,其中包括《动漫·游戏与文学》《大师的爱情——民国那些神仙眷侣》等阅读欣赏型选修课程,初步尝试走班教学。我们努力的去做,正如小组中孙凯老师所说:“做该做的,做能做的,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惶恐地向北大语文研究所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能不能从深度广度上加强对我们一线学校切实的指导,如开设教师及学生阅读的书目,给阅读以具体操作的指引;又如提供阅读评价表格,方便直观评价师生阅读效果;再如及时分享高考的前沿信息;还有更宏大遥远的念想,如高考语文考卷的调整以使阅读及阅读教学的作用真正得以显现。

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知道,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我们只是希望杨老师和北大语文研究所能成为这条路上的明灯,指引我们少走些弯路。

最后,向大家汇报一下高中组的初步规划:

我们拟定从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双方面入手,达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高度。教师角度,拟定依照北大语文研究所开出的书目,每月从中挑选一本教育教学名著精读,在QQ群中写下点滴感悟,一年后形成文集,力争出版;同时加强交流,不定期安排组员赴某校交流;此外,已先行的学校或个人随时在群中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生角度,拟定用成果展示的方式将学生阅读效果呈现在组员面前,研讨改良,最后形成跨学校的学生文集。

我们才薄学浅,在探索中前行,肯定有很多不到之处。由衷的期待在随后的一年中,北大语文研究所的指导老师们能给我们更多的指引与帮助。论坛高中组的所有老师嗷嗷待哺,翘首期盼。

阅读教学发言稿8

各位亲爱的老师:

感谢的话,李亮老师已经说过了,我还是想说,向两天半以来,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平时为国家的小学语文教学操劳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本来不想讲什么话。不少老师希望大会要有一个态度,一个方向,认为有必要说上几句。临时加上一个环节,由我代表评委发言。

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亢奋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我们这次观摩活动取得了一些进步,表现在:

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还表现在,非语文泛语文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还表现在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突破;还表现在,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上课的所有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特别扎实,板书字又规范又漂亮,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有老问题,有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倾向性的,是比较严重的。例如,有的课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像有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区别不大。有的老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懂得、理解的问题。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浪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我们深为上课的学生感到痛心。

再比如,有的老师,或者说更多的老师,过于强势,坚强的强,势力的势,教学霸权的存在也比较普遍。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教师挖了坑,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答后半截的话,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强势,学生就没有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扼杀了创新的思维,也就扼杀了祖国的未来。

再比如,依纲扣本是完全正确的,一些课上或者相当多的课上,利用资源不够,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的阅读不够,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多接触资料。

再比如,读写结合,从读学写,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很不够,运用语言的意识需要大大加强。

比较多的课停留在口号上,走教案的情景还比较多的存在。难见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没有问题,没有思维碰撞,其实效率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自学的课,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课,既不经济,也无实效。看了香港的可能会有启发。

还没有完全走出内容训练的套路,努力挣脱之苦,走着走着又落入内容分析的圈套了。老师的提问不是从学生中来,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细碎的问题,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分段分析死,整合处理活。

朗读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要注意警惕纯技术性的,强调读出一词一句的轻重快慢的技术指导,强调掌握课文的感情变化读出情感。

再比如,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有模式化的倾向。不同年段,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课文,完全应当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从文章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深深地扎根。

再例如,字词教学虽然有所重视,有了改观,但是字词教学的阶段性还不够明确,有的在教学中处理的不是很得当。比如,中断教学的识字写字,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的字词训练还不够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成绩要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发扬成绩,下大力气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决心尽快走过调整期,使小学语文教学继续走在健康、高效的大路上。

《阅读教学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